走在臺北車站附近的沅陵街口,就可以看到一隻巨大黑色皮鞋的裝置藝術,這條街是皮鞋街。中華路、忠孝西路、中山南路和愛國西路包圍的這塊區域,是清朝的臺北城,也一直是臺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,儘管後來城牆已經沒有了,大家還是叫這裡為「城中區」。
沅陵商店街位處「城內」,自古至今,文風鼎沛,歷史文化資源豐沛。這裡的商店很多是老字號,秉持誠信做生意,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,城中市場和沅陵商店街成為服飾店、皮鞋店的聚集地,沅陵商店街更是以鞋店聞名。沅陵商店街的皮鞋多是老師傅親自縫製的傑作,許多老一輩的人,只要皮鞋一壞,就會拿來這裡修補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百貨公司的興起,沅陵商店街流失了許多顧客,但因為講究特色與品質優良,使得商圈依然熱鬧活絡。
城中市場所在的街區,清領時期西連艋舺,北接大稻埕,後來日治時期已成為日本人採買日用品的主要商業街道,光復初期則為高級購物街。歷經清朝以來的移民不斷湧入,位於市中心的城中市場,熱絡人潮從來沒有間斷過,樣貌也逐漸從三、四十年代的地攤,發展為今日的攤商店鋪,商品則由傳統生鮮蔬菜,轉為以衣飾為主。
城中市場的衣服多來自臺灣本地或歐洲,有許多店家標榜與百貨公司的商品同級,也不乏傳統的旗袍及中國服飾,其中又以「鴻翔」最具歷史、提供顧客選擇布料量身訂做。印度風的異國衣飾則在市場中獨樹一格,東台布鞋莊的繡花鞋更是已有一甲子歷史的老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