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隍廟正殿神龕內,以藍色的牆面,鑲崁著金黃色的騰龍,翻滾於雲端波濤間,內安置神明像,一字排開。神龕正中部份,向前推出以木作屋形加上捲文雕花為飾的神龕,內供奉著主神省城隍爺坐像,神龕外圍雕琢複繁,左右有蟠龍柱,東西兩側柱上均嵌有對聯。
而神龕內中央部分,總計供奉著三尊城隍爺及兩對文武判官。其中居於木造屋形神鑫內位居正中者,是為鎮殿城隍爺,是最原始的主尊。另兩尊則為副駕及軟身城隍,共同鎮守內殿。
龕正中所供奉的鎮殿城隍爺神像,額頭上方戴金色鎮玉高冠,左右向外展長翅,面目黝黑,瞠目聳眉突顴鼓雙腮,人中下巴耳下垂著五綹長鬚,長及胸腹間。身披金色寬袖蟒袍,胸前突出龍文,腰繫綬帶,覆蓋於袍服下端正中。城隍雙手呈黑色,右手上舉扶腰間硬質綾綬帶,左手下垂撫膝,雙腿屈膝外張垂足坐於高椅上,呈外八字形的雙腳,所穿為黑皮白底高統馬靴。整體觀之,城隍姿勢端正,氣宇軒昂,神威顯赫,具帝王的架式,明判人間的善惡,黑白是非曲直分明。民國100 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上蒼勅封「昇福明靈王」神爵加冕新龍袍,並於民國101 年農曆七月啟用「昇福明靈王」官印。
副駕城隍神尊,頭戴翹頭翅帽,身穿龍文蟒袍,坐在木雕龍文靠背龍頭扶手高椅上。面色黝黑,雙目圓瞪,面部表情,嚴厲威赫的氣勢,令人望而生畏。
軟身城隍神尊頭部及手足硬殼,身軀中空,外覆錦繡袍服。
鎮殿城隍神尊前有二尊神像為出巡之城隍神尊。
三尊坐姿城隍神尊的左右兩側為文武判官,計有兩對,一高一矮。其中東側文判官與鎮殿城隍神尊同時塑作,同為一組「鎮殿文判官」。像作立姿,身長較高,頭戴文官帽,腦後左右伸出雙翅,黑色長鬚垂及胸部,雙手握住笏板,倚向右脅,面相斯文。
木製神龕東側,另有一尊木刻文判官,雙足一前一後作丁字型分開,立在六角形木壇上,右手持判官筆,左手持書卷,以表判人生死。此尊像與副駕城隍神尊為同組,亦同時雕刻。
緊臨主尊城隍爺的武判官與鎮殿城隍爺同一組同時塑作,因稱「鎮殿武判官」 作立姿,面色錠青,雙目圓睜,細眉貼金,張口露齒,頭戴圓形帽,腦後左右突出桃型翅,身穿帝甲衣袍,右手握長筆,左手持卷軸,雙足丁字型立在臺上,表情威猛。其身前足側另一尊小武判官,面部表情突出,雙目圓睜,手上高舉節棍武器,有獰人氣勢。
木製神龕西側,面呈墨綠顏色,雙目圓睜,緊閉雙唇,雙眉粗厚,顧骨貼金,頭戴武士頭眉冠,鎧甲嵌鑲珠寶,左手上舉節棍棒,右手伸出兩指,威武氣勢,此武判官與鎮殿副駕城隍神尊為同組,因稱「副駕武判官」。
正龕東側的龕壁,底漆淡藍顏色,猶如淡藍色天空,壁上突塑大刀、疏文彩帶、金色葫蘆、雲朵、浪花等紋飾。
文昌帝君,又稱梓潼帝君,原為北斗星之一,又為文昌六星(指大將、次將、貴將、司錄、司命、司災等)的總稱,本職是司天上世界的法律規則、禮文制度。後世衍生為文教、文學的守護神明,讀書人尤其尊奉之。文昌帝創和魁星爺、文衡帝君、朱衣神、呂洞賓等合稱五文昌, 而以文昌帝君為首。學子們祈求科舉考試順利, 獲取功名,則必拜文昌帝君。
文昌帝君作坐姿,頭戴文官帽, 身披文官服,寬袖長袍,經腰而下,直掩至足裸。帝君五官俊秀, 氣宇軒昂,黑色長髯長及腰腹,表現出溫文爾雅的文人氣息。
文昌帝君身前, 立著五文昌中的魁星爺,又稱魁斗星君,是奎星的訛傳,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,主文運,是白虎七星的首宿,手中握毛筆,象徵文思敏捷,猶如行雲流水。
魁星爺全身漆黑,頭頂突起,兩鬢生角,眉骨高聳,雙目圓瞪,犬牙外露,狀貌可怖,上身裸裎,下著褲裳,右手高舉長筆,左手緊握經卷,右足踩鱉魚,左足懸空踢斗。此魁星像原為一城隍信眾所收藏的百年古物,一直珍藏於家中。某年因家中諸事不順遂,經人指點請示後,魁星意屬城隍廟,遂將魁星像呈獻給城隍廟,以護持學子。
濟公禪師作坐姿,頭戴僧帽,面部鼓腮張口露齒,滿臉笑意,身穿交領右衽服,服長掩膝,腰身繫帶,右手執扇,左手托葫蘆,雙足分開拖屣露足裸,有瘋顛禪師的意態。
濟公禪師據稱是,宋道濟禪師(1150 - 1209) ,系出佛教臨濟宗楊岐派門下,浙江臨海人,俗姓李,年十八落髮於杭州靈隱寺,性狂顛,嗜酒肉,人號濟顛。先後參訪天臺山國清寺的法空一本,祇國寺道清、觀音寺道淨、後投虎丘山遠瞎堂慧遠門下,嗣其脈。
濟公座像之旁,供有太歲斗座,座內插有劍、尺、扇、鏡、秤稱、剪刀、燈、米等,以及值年太歲牌位。
東側神龕內供主神為兩尊城隍夫人,其中接近木造主尊神鑫者,身形體積尺度較小,是與鎮殿城隍神尊同時塑作,稱為「鎮殿城隍夫人」, 至於身旁體形較大者,是與鎮殿副駕城隍神尊同組的木刻作品,「副駕城隍夫人」。城隍夫人像的右旁為福德正神。以下述之:
頭戴圓彩冠,五官端正,耳垂厚實,身穿龍鳳文金色長袍,腰圈硬質綬帶,坐方形寬椅,袍服下端露出三寸金蓮,此鎮殿城隍夫人與鎮殿城隍神尊同一組泥塑作品,於城隍神尊神晉爵時加鳳冠。
坐在高廣大椅上,頭戴高廣花釵冠,冠飾垂及雙腿,身穿華貴錦袍,為木雕作品。
神龕東側所供為福德正神,即土地神,現老者面容,白眉黑鬚,鼓腮含笑容。頭戴員外帽,身穿員外服,右手握拐杖,左手持元寶。
正殿東西兩壁,另安置木製櫥櫃式神龕,其中東壁神龕寬155.4 公分,上端寬158 公分。神龕前下桌高86 公分深77 公分。神龕內壁以線刻浮雕一隻白色龍首獸身足蹄的神獸像,像上並有金色彩繪,十分亮麗。東龕神龕龕內供三神像,曰「獎善司」、「糾察司」、「陰陽司」。
三司神像人物造形姿勢相類似,均頭戴圓形官帽,五官端正,人中下巴蓄五綹黑色長髯,垂及腹部,身著錦袍官服,平坐在高臺上,深具威儀,有官家氣勢。然細審三神像,同中有別,三頂圓形官帽中,左又翹翅分別為方形、桃核形、圓形。造型多所變化。手勢及持物亦不同,神像臉色亦有差別,其中「獎善司」與「糾察司」面呈膚色,而「陰陽司」面部左呈膚色,右呈黑色。
西壁神龕的造形與尺寸,與東壁神龕一式,龕內供三神像,曰:「速報司」、「延壽司」、「罰惡司」。三司神像均頭戴圓形冠帽,身上袍服衣飾,一如東壁三司神像,而整體造像外形姿勢雖一式,但冠帽鬚髮顏色有別,手勢稍有差異,持物亦各不相同。其中「速報司」臉呈黑色,黑鬚垂腹,圓帽頂上,另鉤金冠,雙目圓瞪,右手插腰,右腿橫置,更添威儀。
其次,「延壽司」頭戴翹翅帽,翅上寫壽字,面色紅潤,而兩眉及鬍鬚皆呈白色,右手持如意,左手撫膝,身上袍服,於胸前兩膝,均有白鶴紋飾,充分表現了延壽的意味。
再者,「罰惡司」頭戴圓帽,面色紅潤,雙眼圓睜,身穿官服,右手握硬質綬帶,左手撫膝,表現出一派的官威。三神像的官服上面均有線刻浮雕的吉祥圖案,十分精細。
大殿左右側門外,尚供奉著兩尊侍神像,即謝將軍與范將軍:
俗稱七爺,頭戴大形放射狀珠花冠,雙眼圓睜,面色黝黑,顴骨突出,面呈狹長,張口露齒,身披錦繡彩帶服。
俗稱八爺,頭戴大形放射狀珠花冠,身披錦繡彩帶服,面寬廣黝黑,身軀矮短,與七爺身材長短正相對比。坐在高廣大椅上。